当前位置: 首页> 调查研究> 详情

书香育人.感恩在心 ——一封给爸爸妈妈的信

发布时间: 2025-04-17 来源:

亲爱的爸爸妈妈:

展信安好。

窗外的玉兰又开了,细碎的花瓣落在办公室前,恍惚间想起二十年前的春天,你们在老房子的书桌前教我读《千家诗》的场景。那时的我总爱趴在爸爸的藤椅边翻看泛黄的书页,看妈妈在围裙上擦着手,笑着把《安徒生童话》念成温暖的睡前故事。如今女儿已是三尺讲台上的教师,在书香浸润中走过的岁月,此刻都化作想与你们倾诉的千言万语。

还记得爸爸书桌上那本磨破封面的《平凡的世界》吗?小学四年级的我第一次读懂“黄河水总有清的一天,人不能穷一辈子”这句话时,你们摸着我的头说:“读书不是为了逃离土地,是为了让土地长出更好的庄稼。”后来读陶渊明“采菊东篱下”,你们带我去田间看露水在菜叶上打滚;读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爸爸骑车带我穿过半个县城,去看刚建成的福利院。那些藏在字里行间的道理,就这样随着晨露与夕阳,悄悄种进了我的心里。

真正懂得阅读与人生的关联,是在大学读书时。读到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忽然想起儿时妈妈每晚坚持给我检查作业的身影;读到张桂梅校长带着低年级学生读《七律·长征》,那些在山区支教的夏天突然有了清晰的模样。去年寒假整理书架,发现你们送给我的《给教师的建议》,书页间还夹着褪色的便签,妈妈用铅笔写着“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长流水”。如今站在教室里,看着孩子们在《论语》诵读中学会“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笔记里写下“要为理想而奋斗”,才明白你们当年种下的阅读种子,早已在时光里长成了照亮他人的星光。

去年秋天带学生去参观科技馆,有个孩子指着“天眼”模型说:“老师,这和《宇宙的琴弦》里写的一样!”那一刻我忽然想起爸爸曾说:“强国建设就像接力赛,我们这代人修好公路,你们要把知识的桥梁搭得更远。”这些年我在课堂上带孩子们读《钱学森传》,讲“两弹一星”元勋们在艰难岁月里焚膏继晷;和他们一起背诵《少年中国说》,看晨光里的小身板挺得笔直。上周批改作文,有个孩子在《我的心愿》里写道:“我想成为像张桂梅校长那样的人,让更多孩子受到教育。”字迹歪歪扭扭,却让我想起你们在我入职时说的话“教师的书架,就是学生的梯子。”

爸爸妈妈,你们知道吗?之前观看张桂梅校长的纪录片,当看到“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的校训时,我忽然想起咱家老墙上的那幅字——“耕读传家”。这四个字,不正是你们用半生践行的道理吗?如今女儿接过接力棒,在阅读中懂得:所谓强国建设,从来不是遥不可及的宏愿,而是每个像你们这样的普通人,把书中的智慧化作脚下的土地,把文字的力量变成手中的火炬。

办公室的钟指向十点,明天还要带孩子们读《乡土中国》,去发现家乡的变迁。窗外的玉兰香愈发清冽,忽然想起妈妈常说的“花开有期,育人无声”。作为教师,我愿做一粒读书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种下对知识的渴望;作为女儿,更要谢谢你们用二十多年的时光,把“阅读修身,实干兴邦”的道理,写成了家中最温暖的家风。

纸短情长,愿你们保重身体。下周带孩子们去花园读《诗经》,采些蒲公英做成书签给你们送去。

永远爱你们的女儿

2025年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