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鲁迅和我
从来如此,便对么?” 【1】仿佛时光穿梭,鲁迅先生冷峻锐利的眼神刺向我,掷地有声的拷问直击我的心灵。被儒学浸没的沉闷大地上,这一声对现代中国人灵魂的伟大质疑,划破枯朽的死气,刺激着每个人的耳膜。
谁也不愿打破安逸,不愿正视自己的缺憾,沦为千夫所指的异行者,甘做鞭笞灵魂的苦行僧。要说孔子是国民性难以跨越的鸿沟,鲁迅便是我心中的敢于批判自我第一人。
“遇见强者,不敢反抗,便以‘中庸’这些话来粉饰,聊以自慰。” 【2】中,取中正之道;庸,做常行之事。细细想来,恍然大悟,这不正是教人庸庸碌碌随波逐流吗?而我确实总在“中庸”里寻求心理平衡,吃亏也是大家一起吃亏,享福也是大家一起享福,跟随人潮总不会是我的错,从而提线木偶行尸走肉一般,迷失自我的思考,甚至即使明知面前是万丈深渊,也要义无反顾地跟着跳。
随及想到《孤独者》中的异行者魏连殳向封建势力妥协的结局:“躬行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最终“虽胜利了却又真的失败了”。我不正是翻版魏连殳吗?曾经坚持不随波逐流的自己,在反抗无效后,自暴自弃地去堕落去沉迷,虽头脑有一时清明,却终究也没走出泯然众人的下场。
当代年轻人圈子中,外貌、交际成为了判断个人价值的主要标准,学生们在学校里第一要务变成了比谁会打扮,比谁穿的更有范儿;谁去过某网红餐厅景点打卡,晒吃穿用度晒嬉闹玩乐。于学业方面,却甚少有潜心钻研的精神,对于成天泡在图书馆中的人,还要嗤笑一声“书呆子”“老古董”,称为没有生活情趣,未脱学生稚气,白白浪费美好的青春时光。看见同伴们都像开春从冬眠里苏醒的小兽,在广阔的天地里肆意探索,手中抱着的书本变得枯燥无味了,自己的初衷与理想也抛之脑后。于是,我渐渐没有了钻研知识的动力,美其名曰大家都在享受青春,我这是太迂腐;旋即加入玩乐的大部队,美其名曰我培养交际能力,人脉也是一种资源。直到快要毕业了,惊觉自己没有一篇拿得出手的文章,没有一项上得台面的成就,过去的目标也像花落进尘土,了无踪迹;沦为了社会所谓浪费学术资源的“废物”年轻人,活成了当初自己最轻蔑的样子。
这种“中庸”式的跟风随大流还能使人丧失思考能力,磨灭人的个性和自我。《药》中华老栓夫妇为儿子买人血馒头治病的故事,展现了一副骇人又可笑的精神愚昧图景。但当今消费者又能走出资本家的医术骗局吗?得了一个小小的感冒,到医院仍然是预约挂号,跑上跑下做一堆检查,然后再买下医生开的一堆可有可无的药品。但我对此是一无所知一窍不通吗?不是,基本生理常识义务教育早就普及了,但我们还是甘愿花钱,这种精神愚昧比之华老栓堪称有过之而无不及。再看保健品,美容产品漫天飞,只要带上一句“专家证明”,消费者便蜂拥而至,偶尔有“聪明人”发现骗局跳出来说一句,大家却都视而不见,仍愿意相信“所谓的专家”,真是可悲可叹。
“中国的文人,对于人生,——至少是对于社会现象,向来就多没有正视的勇气。” 【3】孔子称君子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但若国家花费精力培养的知识人才,都对社会不正之风不理不睬,甚至两耳不闻窗外事,群众得不到启蒙,黑暗不是愈加滋长蔓延,光明不是愈加难以来临了吗?
譬如《祝福》中,祥林嫂的不幸并没有引起真正的理解与同情,反而成为看客们可供消遣的故事。而这种看客心理甚至存在于“我”这个知识分子身上,对于祥林嫂人死后问题的求助,“我”只是给了一个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答案,熄灭了祥林嫂最后的希望,这恰恰体现了文人的脆弱和浅薄,以及对社会困境的逃避。
现在的年轻人,自然还说不上是知识人才,却也享受着高质量的教育资源。但对于社会新闻,往往只当做下饭的读物,扫一眼就刷过去了,自己的思考是完全没有的,仿佛这些社会黑暗面发生在上个世纪一般。对于社会时事,往往被媒体网友的言论观点带节奏,而看不清事情背后透露的真相,心甘情愿地被牵着鼻子走,成为有心之人煽风点火的傀儡。如若年轻人都不能自我辨别是非真假的话,又有多少人能避免沦为搅局的武器?硕士、博士亦或者说更高知识学者吗?令人难以想象。或有时察觉端倪,可一旦被人群的口舌所针对,便又不敢发声了。十几年的知识浇灌出来的不是一棵会抽枝发的芽树,而是一块死气沉沉的朽木,这不仅是对自己青春时光的蹉跎,更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更有甚者,只关心自己的生活,所谓“好人没好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当没有侵犯到他的利益时,便视这些新闻为谈资为笑料,有的还要上去踩一脚以显示自己的高贵。
舆论是一把隐形的武器,若是好的,则大刀阔斧砍去社会歪风邪气;若是坏的,便如火上浇油雪上加霜。而恰恰文人的笔可以是风向标,可以是灯塔,引导人们往光明正确的方向思考。当然这些都得以清晰的自我认知、基本的是非洞察力为前提,这也是当代年轻人所缺乏的,一味地闭门造车,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与社会生活接触。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意思是说书中知识有限,只有行路眼观耳识才能补其不足,鲁迅也说“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4】,如今的年轻人吃喝玩乐的享受少,真正深入社会的实践却不多,我们所学的知识就如士兵的兵器,没有在手中磨砺过,到上战场时又怎会称手。
“便是‘孝’‘烈’这类道德,也都是旁人毫不负责,一味收拾幼者弱者的方法。” 【5】孔子倡导“忠”“孝”“节”“义”,在古代社会,男子以孝、廉入仕,女子以节、烈守德,攀比成风,并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强制压迫,病态扭曲的道德束缚,原本淳朴美好的母子情,夫妻情以及爱国情越来越浸染上名利的色彩,变得虚伪矫饰,充满悲伤绝望的呻吟与痛苦挣扎的呐喊,这不是反而画蛇添足,弄巧成拙了吗?
这便让我联想到《故乡》里,最震动人心的不是闰土的贫困,而是他一声“老爷”所显示的心灵的麻木。孔子最讲究礼仪,“克己复礼以为仁”,从而在百姓心中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而“我”与闰土本是从小到大的玩伴,这一声老爷却一下子让他们成为了两个世界的人,原本纯真质朴的感情硬生生插入了阶级的隔阂,使得那些出于友情义气的帮援与救助,又蒙上施舍与同情的色彩了。
再看如今的品德与礼仪教育,教学生们在公交车上为老人、孕妇让座,买东西有序排队不拥挤不插队。这些把品德融入在具体行为中的教育方式固然有可圈可点之处,但布置诸如“扶老奶奶过马路”并拍摄照片,写下感想的作业,是否过于死板功利了呢?独居老人依旧等不到含辛茹苦养育成人的后代前来看望自己,品味着逐渐稀少的邻居们的热心问候,学生们却在拉着自己的奶奶在马路上摆拍。而等到从学校毕业进入社会,这些娇贵的少爷小姐们照样坐车不让座,排队有熟人便插,那些像以前一样品行如一的好心人还被称作“太老实,会吃亏”。这些未来的精致利己主义者却还留着满墙“礼仪之星”“品德之星”的荣誉证书和奖状,看来令人唏嘘不已。
“反思”是我们作为人类永恒的命题,“一个只知自满不知反思的民族没有希望,换句话来说,就是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⑥鲁迅善于对人的精神创伤与病态的无止境的开掘。打破“瞒和骗”,逼迫读者与他小说的人物,连同作家自己,正视人心、人性的卑污,承受精神的苦刑,在灵魂的搅动中发生精神的变化。鲁迅对孔子的批判,正是来源于他对本民族文化的剖析质疑,于是最终认识到可怕的真相与绝望的现实,这一过程是充满痛苦与折磨的,但其语录却对后人乃至世界起到了警世惊人的作用。我们应当像鲁迅一样,不断反思自我,做“人类灵魂的拷问者”,才能迷途知返,找到做人的真谛,做人的意义。
注释:
[1]鲁迅:《狂人日记》,1918年
[2]鲁迅:《通讯》,1925年,《全集》卷三,第21页
[3]鲁迅:《论静了眼》,1925年,《全集》卷一,第328页
[4]鲁迅:《读书杂谈》,1927年,《而已集》
[5]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1919年,《全集》卷一,第254页
[6]鲁迅:《热风》,195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