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调查研究> 详情

忆峥嵘岁月 颂盛世华章

发布时间: 2024-06-26 来源:

“北有清华国学院,南有无锡国专”,在动荡的年代,文脉昌盛的无锡,出现了一批立志于传承国学文化、顺应现代教育潮流的大家,他们在这片土地上成立“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学校以我国传统文化为主要教学研究对象,兼容并蓄承接古今,由此该校成为20世纪上半叶培养国学精英的摇篮。同在无锡这片教育沃土之上,始建于1907年的“无锡私立匡村学校”,走过了百年风雨,化身为“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在无锡乃至全国的高中基础教育中脱颖而出

“无锡国专”和“省锡中”殊途同归,贯彻同样的教育精神——教育,促进人的精神完整成长。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坚守民族文化自信、坚守国学教育、敦品砺节、学行合一两所学校成立的年代,都是中国历史长河中的至暗时刻,我们贫弱无力,我们遭受侵略,我们没有现代教育所需要的一切硬件与软件,但是没有什么能动摇教育者们的办学理想和家国信念身处战争年代,土坡上,马背上,行船处处有师生,处处皆学堂,处处施教。物质匮乏,但求学、为学、治学的精神不灭,爱国、救国、治国的追求不止。正是有了这样的理想引领,当年的学校才能上下一心,在实践中探寻走得通走得远、走得稳中国特色教育之路。

隐入历史尘烟中的”无锡国专“及“匡村学校”留下的教育理想在当代由后辈们逐步实现,历史照亮未来,理想引领实践。当下,新一轮的课改正进行得如火如荼,无锡作为江苏省乃至全国的教育高地,在基础教育领域,有着敢为人先的变革精神。这种变革,绝不是空中楼阁,而是一种脚踏实地的理想主义。光谈大原则,流于空乏,只重小行动,认知短浅。唯有将远大理想与切身实践相结合,才能够让我们迈出有意义的一步,为国家探寻出合适的教育道路,为社会培育出具有创造力的可用之才。

一所所不断向上进取的学校,一个个爱岗敬业的教师,共同组成一个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国家。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作为基础教育的最前线,一线教师们,在关注当下的同时,应该时常回看过往的岁月,厘清教育事业与国家发展的密切联系,从而更准确地把握自己的责任担当。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从北京的师范院校来到无锡这片教育圣地,工作之初,就有幸亲身经历参与我所在学校的课程改革工作。在这里我看到了无锡教育人的教育热情和扎实功底,深切体会到了教师成长的重要意义。

在个人职业规划上,身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得益于学校的平台,有机会深度参与“小学语文素养表现型教学的实践探索”,学科教学成长依托于学校的学科发展规划,在日常教学之余,参与学校每周进行的学科教研活动,形成阅读习惯,并由此走向专业研究,在此过程中,积极运用“体悟策略”——即身体力行,把握内在精神,灵活运用。同时还要发扬国学传统,传承千年东林书院的求学精神,让“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印刻在每一位东林学子的心中,无论走出去多远,无论走出去多久,无论走到多高,在孩子们身上储存中华文明的火种。

我的内心时刻谨记这样一句话:教师发展说到底是一个专业化的过程。锡山高中长期坚持与高校专家团队合作开展教学研究机制,形成了依靠科研变革现实的坚定信念和学术文化。借助高校专家团队的研究成果,理想照进现实,理论指导实践,这正是我的学校正在建设的一种教师成长路径。我在班主任工作方面,也能够汲取”国专“精神的养分。“无锡国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实践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这正与东林小学的“东林市政府学生自治组织”的宗旨不谋而合,今后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可将二者整合内化,顺应当下劳动教育潮流,进一步提高孩们的自立能力。

“无锡国专”和“省锡中”走出来的各位教育名家,无论自身境遇如何,始终坚守教育阵地,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对教育的一腔热忱,对国家的真切热爱,对文化的包容自信写就了无锡教育史乃至中国教育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已经接下了前辈们的接力棒,会在未来的教学生涯中“修道立教,尽人道之根源”,传承发扬“无锡国专”及“省锡中”的教育精神、专业认知,让个人意义在课堂中绽放。